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饮食营养 > 营养元素

铁缺乏症的预防和膳食调理方法

本文Tag标签:铁缺乏症/膳食调理/宝宝健康  

  孕期母亲营养:维护好孕妇铁营养是降低幼婴铁缺乏的关键措施。在整个妊娠期由于孕妇自身及胎儿的生长约需1000毫克(元素)铁。在妊娠24周后因胎儿生长发育增快,胎儿体重较快增加,孕妇每天平均需铁6毫克。这在一般膳食中是不可能满足的,因而必须在膳食外补铁。那么,铁应该怎么补,效果如何?我国研究证实,在妊娠后期给孕妇补充铁剂,不但可以提高孕妇的铁储备有利于产后机体的恢复,而且也有利于对胎儿铁的供给和防止生后幼婴早期缺铁和发生缺铁性贫血。具体方法是自妊娠32—36周开始,每天2次,每次口服硫酸亚铁0.3克(含60毫克元素铁)和维生素C0.1克各1片,即可取得上述良好效果。

  哺乳期乳母营养:哺乳期乳母乳腺分泌乳汁中的铁每日约0.5毫克,连同乳母每日生理消耗0.5毫克铁,乳母每日摄食的铁量不应低于1毫克。因此,注意补足乳母储铁的缺额和增加膳食中铁的含量,是母乳喂养儿有充足铁来源的基础,也是降低婴儿期贫血患病率的重要的基本措施。

  婴儿的营养:在婴儿期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影响婴儿的铁代谢,即:胎儿出生时体内储存的铁量与出生体重关系密切,出生体重愈小所储铁总量就愈少,发生铁缺乏就愈早而且病情重。生长速度愈快所需铁量愈大。

  因此,低出生体重儿和双胎儿,发生铁缺乏的更多。牛乳中含铁量低,吸收率也低,因此人工喂养儿患铁缺乏的检出率就高。

  关注母乳喂养儿早期出现的贫血:人乳中每升含铁1~1.5毫克,吸收率可达70%~80%,连同出生时体内储存铁的有效利用,所以单纯母乳喂养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很少有铁缺乏者。如果这段时期出现贫血,应到医院详查病因以确定贫血性质进行相应诊治。

  及时为婴儿添加辅食:为婴儿选择富含铁的红色瘦肉、肝、动物血、豆类食物、蔬菜、水果等作为辅食(表15、表76),并兼顾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C、铜、维生素B1。和叶酸的搭配以及合理安排儿童主副食及愉快进餐,及早为婴幼儿建立平衡膳食食谱是预防铁缺乏的根本措施。

  儿童每日所需铁量可参看推荐的铁摄入量,半岁以内因有母乳喂养,为每日0.3毫克,7~12个月龄为10毫克,1~10岁为12毫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